马来西亚 - 中国商务理事会董事、对华贸易委员会主席马汉坤近日在多个场合强调,广东与马来西亚的合作需进一步向纵深发展,尤其在产业链协同、新能源开发及数字经济等领域应形成更紧密的联动机制。作为中马 “两国双园” 合作模式的重要推动者,马汉坤在 2025 年 6 月 12 日广州举行的中国(广东)— 东盟贸易促进与供应链合作机制建设对接交流会上表示,双方应依托现有合作基础,构建更具韧性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。
一、合作现状:从贸易伙伴到战略协同
广东与马来西亚的经贸关系已形成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合作格局。2024 年,中马双边贸易额达 2120 亿美元,其中广东贡献超四分之一,稳居马来西亚第二大省级贸易伙伴。双方在 “两国双园” 模式下取得显著成果:中马钦州产业园累计签约项目 345 个,工业总产值突破 1060 亿元,马中关丹产业园则形成钢铁、机械制造等产业集群,累计产值超 1000 亿元。此外,广东对马来西亚新能源领域投资快速增长,如广新集团在印尼投资的镍钴湿法冶炼项目,年产 8 万吨镍金属当量,直接服务于全球新能源电池供应链。
二、深化路径:三大核心领域突破
(一)供应链联盟构建
马汉坤特别指出,此次对接交流会成立的 “广东与东盟企业国际供应链合作联盟” 正当其时。该联盟将聚焦产业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,通过整合双方在智能制造、跨境物流等领域的资源,优化区域供应链布局。例如,“粤链东盟” 线上平台已正式启用,提供从贸易数据查询到物流对接的全链条服务,助力中小外贸企业降低出海成本。
(二)新能源与绿色经济合作
双方计划在新能源领域展开深度协作。马汉坤透露,马六甲州正与广东探讨共建绿色能源示范园区,重点发展海上风电、储能系统等项目。中广核在马六甲州的燃气发电项目已为当地提供 10% 的电力供应,未来将引入更多中国技术提升能效。此外,双方将联合推动跨境碳交易市场建设,探索绿色金融合作模式。

(三)数字经济与创新协同
在数字经济领域,广东与马来西亚将加强 5G、人工智能等技术合作。马汉坤提到,马来西亚欢迎广东企业参与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,尤其在半导体封装测试、智慧城市等领域。例如,Unisem 半导体封测公司已与广东企业达成技术合作协议,共同开发先进封装技术。同时,双方将推动跨境电商发展,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与马来西亚优盟国际的合作项目,计划在马建立直播基地,助力中国美妆产品进入东南亚市场。
三、机制保障:从项目合作到制度创新
为确保合作落地,双方正完善多层次对接机制。2025 年 4 月,广东省商务厅代表团赴马来西亚签署 7 个合作项目,金额达 4.2 亿美元,涵盖能源、制造业等领域。同时,马来西亚广东投资促进总商会将牵头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,协调解决企业在投资、法律等方面的问题。此外,中马两国在 2025 年 4 月签署的联合声明中明确,将共同打造地区新质生产力合作高地,围绕数字经济、绿色经济等四大领域制定五年合作规划。
米兰体育四、未来展望:从双边共赢到区域辐射
马汉坤表示,深化粤马合作不仅是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,更是推动东盟与中国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关键。例如,中马 “两国双园” 模式已被印尼、泰国等东盟国家借鉴,未来可通过 “多国多园” 形式扩大区域影响力。在绿色能源领域,马来西亚的低风速风电技术与广东阳江的全产业链生态形成互补,双方计划在阳江建立联合实验室,推动技术转化与产业化。
“广东与马来西亚的合作已进入‘从量到质’的升级阶段。” 马汉坤强调,双方需以供应链联盟为纽带,以制度创新为保障,共同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挑战,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 “中马方案”。